2.2 全局功能平面(Global Functional Plane)
从业务设计者的角度看,智能网由一些可重用的,与业务无关的构成块(SIB)组成。每个SIB完成某种标准的网络功能(如:号码翻译SIB,登记呼叫记录SIB),业务设计者根据业务属性对业务进行细分,利用SIB搭建出各种业务属性,进而构成各种业务。
业务设计者只需描述出一个业务需要用到哪些SIB,这些SIB的先后顺序,每个SIB的输入输出参数等即完成了一个业务的设计。
实例:用SIB定义800号业务(这里只包含号码翻译功能)的业务逻辑,如图2所示。

图2 800号业务的业务逻辑
可以看出,全局功能平面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SIB;基本呼叫处理(一个特殊的SIB,它说明一般的呼叫过程是如何启动智能网业务以及如何被智能网控制的,其中启动点(POI)和返回点(POR)提供了交换机与业务逻辑之间交互的接口);全局业务逻辑(描述SIB之间的链接顺序,各个SIB所需要的数据,以及用于返回BCP的返回点等)。
在全局功能平面上,国际电联(ITU)为智能网能力集1(IN CS-1)定义了14种SIB。
算法(Algorithm):对被指定的整型变量增加或减少一个给定的整数,可用于大众呼叫和电话投票业务。
鉴权(Authenticate):提供证实功能(如:确认用户是否合法),该SIB在所有的业务中都可能用到。
计费(Charge):对呼叫进行特殊的计费处理,如:按主叫账号、按被叫账号、按被叫话机进行计费等。
比较(Compare):将一任意类型的变量同指定的参数值进行比较。
分配(Distribution):执行一特定的算法,在用户规定的分配参数基础上,将呼叫分配到SIB的不同逻辑出口。
呼叫记录信息(Log Call Information):把每次呼叫的详细信息记录到文件中去。
排队(Queue):当网络资源不足时,让呼叫进行排队等待,并给排队用户发出通知音;当资源可用时,则解除呼叫排队。
筛选(Screen):将输入数据与数据库内容相比较,确定该参数在数据库中是否存在。
业务数据管理(Service Data Management):对数据库中储存的信息进行修改,例如修改一个用户的呼叫前转号码。
状态通知(Status Notification):查询和监视有关网络资源状态及其变化。
翻译(Translate):例如缩位拨号的翻译。
用户交互作用(User Interaction):在网络和主叫或被叫之间交流信息。例如:发送通知音,接收用户的二次拨号。
核对(Verify):将输入信息与期望的数据格式相比较,进行格式的核对。
基本呼叫处理(Basic Call Proce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