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迥异的技术属性
下图是三种技术的移动性和相应带宽之间的比较图:

WLAN提供了高带宽,但却是在有限的覆盖区域内(建筑物内以及户外的短距离)。根据大多数业界估计,即使1000个WLAN也不能在一个城域上提供足够的覆盖。与此相比,3G网络支持跨广域网络的移动性,但是数据吞吐速度明显低于WLAN。 由于3G与WLAN在覆盖区域和带宽上具有不同优势和局限性,因此这两种技术支持不同的应用并满足不同的需要。在这种程度上,它们没有相互构成竞争威胁,而是相互补充。
由于3G、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网络在技术属性上不同,因此在它们所支持的功能和应用上也不同。
3.3.1 3G支持移动性,WLAN无线局域网支持便携性
3 G网络是建立在蜂窝架构上的,最适于支持移动环境中的数据服务。蜂窝架构支持不同蜂窝之间的信号切换,从而向用户提供了全网络覆盖的移动性,这种移动性常常通过不同网络运营商之间的漫游协议进行扩展。当然,可供移动用户使用的带宽是有限的。
WLAN无线局域网提供了大量的带宽,但是它覆盖区域有限(室内最多100米)。它所支持的应用经常通过像笔记本电脑这类便携式以数据为中心的设备访问,而非通过以电话为中心的设备进行访问。 PDA和类似的小型设备也开始配置具有WLAN连接性,不过这一过程还处在幼年期。 蓝牙网络只适于距离非常短的应用,很多情况下它们仅仅被用做线缆的替代物。
3.3.2 3G支持语音和数据,WLAN无线局域网主要支持数据
语音和数据信号在许多重要的方面不同:语音信号可以错误但不能容忍时延;数据信号能够允许时延但不能容忍错误。因此,为数据而优化的网络不适合于传送语音信号。反之,为语音而优化的网络也不适于数据信号。WLAN主要用于支持数据信号,与此形成对比的是,3G网络被设计用于同时支持语音和数据信号。
虽然WLAN正在向集成电话功能发展,但是其目前的结构中缺少支持像语音、多媒体和内容这类更高水平应用所要求的必需架构:例如,适应服务质量、可伸缩性和计费机制要求的架构。 现在有少数国家大型电信运营商提供了WLAN无线局域网服务(如上海电信的“天翼通”WLAN业务),尽管目前它们在漫游、覆盖以及计费整合上仍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