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G对传统的光网络技术有什么挑战?
从目前的光网络上看,SDH无疑是最主流的技术。在2G时代,SDH对TDM业务的适配是非常成功的。而在3G时代,由于各Iu接口采用了ATM协议,意味着我们的光网络必须支持ATM技术。有人会问,是不是这意味着ATM的复兴呢?回答是否定的。我们利用ATM技术并不代表着我们要用ATM组网,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SDH基础上对ATM业务进行支持,这就是MSTP带给我们的好处。
2.2、3G对光网络的带宽需求究竟有多大?
这是个很头痛的问题。如果真正达到3G定义的在静态环境上有2M的速率,那么一个基站的扇区带不了几个用户,即便是步行速率的384K,数量也很有限。由此可见,我们在3G建设的初期,就按照3G的定义来估算我们的带宽需求,那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从目前的情况看,必须对数据业务进行限数,即对各种高速率的数据用户进行数量限制,而对速率为12.2K的语音用户进行大幅度的支持。
2.3、3G下什么样的产品或是厂商能够更好的生存?
有网友在论坛上问我,光通信厂商如何在3G下更好的生存?这个问题基本已超出了技术范围,我说我只能瞎说两句。首先,我觉得3G对光网络产品有很大的挑战。我看到,很多厂家的3G无线设备上集成了STM-1光口,有的甚至能在明年推出1+1备份的光口做MSP。假如有一天,在RAN上我看不到一端光端机,我也不会惊讶。而且,AAL2交换技术作为ATM业务汇聚的一种新技术,本身已经超过了MSTP提供的基于VPI/VCI的交换,这样意味着Node B有可能比MSTP更具竞争力。
2.4、运营商在3G下的光网络策略是如何的?
对于老牌的电信/网通而言,由于光网络一直遵从的是本地固定电话汇接网的结构,不仅网络结构上不符合3G的业务形式,而且目前网络中富余资源太少,很难利用。这就意味着,至少在C3层面上,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传输B平面”,也就是说,需要重新建立一个符合3G业务特征,为3G预留容量的光网络。
而对于联通/移动而言,由于它们已经在CDMA和GSM上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而且它们的光网络和无线网络挂钩密切,因此应该考虑以利旧和扩容为主要思路。尤其它们的光网络建立较晚,MSTP产品占大多数,在升级的条件下可以更好的支持ATM业务。
3G的热潮从2000年开始已经很久了,但直到最近才真正有所动静,光纤在线希望这一次3G不再是海市蜃楼的虚幻,它能带着光通信一起飞跃到光明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