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24小时免费
销售服务热线 |
|
|
800-830-1026
|
|
|
|
|
|
|
|
|
|
|
新闻行业动态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行业动态 > 浏览内容 |
电信转型渠道为王 |
2006/7/31 |
一、全球电信设备业大洗牌 新技术是诱因 而非需求推动
主持人阳光:吕教授是对通信业研究非常深透的专家,今年上半年,国际全球范围内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传统电信业可能处在低潮的整合阶段,您认为它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了这样一个整合的浪潮?
吕廷杰:应该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先后进行了并购,阿尔卡特和朗讯,诺基亚和西门子等都进行了整合。所以社会各界包括运营商在内,都十分关注这种整合,我想这种整合这么几个特点:
全球电信设备商已经开始重新洗牌,这种洗牌的导火索我们可以追溯到去年年初美国百年老字号(AT&T)卖给西蒙贝尔这个事件,我们给MBA的教学中也给学生说了这个案例,有的同学说是需求,有的人说是技术发展的趋势,还有人说是监管的规则等等。
但是实际上,导致电信市场洗牌最重要的因素是技术进步。我们回顾AT&T的历史,AT&T有100多年的历史,上百年的发展中,需求不断发展,尽管美国80年代初也成功整合了AT&T,但是都没有为它找到更好的盈利增长点。是什么导致他的削弱呢?就是IP电话的出现。
贝尔实验室是最先发明蜂窝移动电话的研究机构,但是他们做了一个误判,他们认为IP没有市场,就转手让给了其它公司,然后找了摩托罗拉,摩托罗拉在芝加哥试验了全国的第一套电话。
二、3G是中国的市场机会
技术在不断颠覆市场,这个技术还带着一个特点就是通吃,我们前不久做了一个研讨会,在这个会上我专门做了一个观点,有很多人对中国的CDMA持怀疑态度,政府还有国内的一些厂商极力推广的是TD-SCDMA技术。
我觉得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有一些运营商说实验不成功,1994年联通公司成立,引用了GSM,慢慢的适应然后成熟。我觉得技术和外部性有关系,什么叫外部性?讲一个通俗的例子,我养猫、养狗挺好玩的,但是邻居不高兴,还有造纸什么的,影响了下流的河水,这些就是外部性的问题,通信的外部性表现得非常强烈,如果手机,比如说我自己一个人用手机,没有用。如果我的亲戚朋友有手机,我就跟他们联系了,那么全世界都有手机了,我就可以跟他们联系了。CDMA2000是最优秀的,从技术的先进性来讲是最好的,过渡也比较平滑。
然而全国80%的市场都是GMS,结果导致了全球CDMA2000的市场份额很少。还有经常跑出国漫游,我要带两部手机,多模的成本很高。所以我们说技术的东西并不是最先进、最好的东西,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美国的CDMA的失败,逐步市场萎缩的教训告诉我们,为什么欧洲那么多国家会联合起来开发新的标准,推出一个欧洲标准,这就叫标准的市场扩散力,这个扩散力直接影响到的WCDMA的市场。
GSM占了80%的市场。我就讲这么一点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漫游的用户非常的方便,他可以到世界上80%的地区都可以使用,种种的优势导致了他的扩撒力,导致了他的市场力。所以市场的整合,一个就是说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更新换代,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研发团队,中国TD其实国家倾注了很多的投资,也希望有很多的企业参与,但是我想告诉大家一个数据,有一个比例这是我们到国外调研的时候人家告诉我的,如果我投入一个亿提出一个标准,因为标准的初期主要是研发,但是我可能投入十个亿把专利注册起来。此外光有专利还不行,第三阶段的研发要投入100个亿,相应的人的技术也要投入。
我们投了1个亿得到了国际的承认,但是10个亿我们就没有了,现在我们投入100个亿把产品做出来,这个投入非常大。现在国际上的制造商发现,哪怕你把专利注册了,你提出一个产品,我基于你这个东西强注一个专利。国际上,互相的专利使用可以免费了,中国没有任何专利权的时候,你要买别人的。但是中国现在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你可以参与到俱乐部里,但是发现后来的100个亿,这只是一个比例的关系1比10。那么这个投入是巨大的,所以靠小规模的厂商很难,这种小规模的上场在投融资能力、人力资源的投入等等各方面实验条件方面都存在问题,所以我想由于标准的外部性这种要加入强使标准,所以要做成大团队,就是商品化的研究这是很重要的。
只要有一个多米诺骨牌的效应,只要有一个企业这样,会有很多企业这样。那么,过去我们设备制造业包括我们其他的一些固定产品,我们游行产品的制造业比如说汽车,它不具备这种特征,它有规模经济性。
到一个程度了再生产你的销售规模你就亏损了,但是你要注意微软的软件卖的越多挣的越多,但是请注意,就是知识经济的保护使得更多的企业向高通发展了,同样开发一个专利,你想想他有什么成本,所以才导致了制造商必须要形成巨大的规模,边际效益递增没有一个边了,他希望规模越大、肯定效益越好,否则的话他无法支撑,跟整个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还是有关系的,所以几个归纳一下就是说首先是要进入主流技术。
三、只有两种人反对3G
主持人阳光:我们接着往下聊这个事,我们慢慢介入到正题里去了,我们也是谈全球电信业发生的大的浪潮,尤其是新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在大的框架下思考国内业电信业的问题。
就是说我们这种技术含量更低一些,附加值也不是很高,这块我们中国传统怎么面对这种新的挑战,不管3G也好,包括数据业务,很多技术带来商业机会这一块,包括您刚才谈的问题对于3G的争论。
全球电信的整合,中国电信业如何应对,第三个就是在国际上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大家都很关心中国电信业发生的变化,今年年初也肯定中国移动控股了凤凰卫视,新媒体有一种尝试的一种转型也好,业务的延伸也好。他们前不久在海外尝试收购的大运营商,您是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电信业的这种未来的发展,您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吕廷杰:电信产业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内的确发生着变化,在中国表现为叫电信的转型。刚才您谈到首先我们的运营商现在效益不是特别好,这个是对的。现在他们效益不如前几年成长还是在成长,远不如前几年的旺盛、成长的能力也大不如前。可能只有中国移动一家还是保持高速的增长,其他几家都出现了萎缩的现象。但我们的技术比较先进我还不敢苟同。中国电信基本上是跟国际接轨的,因为也有人提出中国再不上3G可能就落后了,因为技术进步没有国家去阻止技术进步,这是一个事实。
那么你刚才谈到中国移动收购凤凰卫视的股份,这是比照这国际上另外两个大公司的举措,也是找了咨询公司做了深入的分析做出的决定。首先是韩国SK电信收购了韩国一家电影制片厂、收购了一家银行。紧接着日本的NTT收购了富士电视台,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所以通讯产业反对3G的就两种人。
一个就是极其传统的电信人,他干了一辈子电信,他看不惯为什么要上3G,那个网络很强的可管理性、可控制性,网络是智能的,铁路都有信号专业,控制管理。所以这个叫网络和业务不分离铁道部做了网络他一定经营着客运和网运,都是他自己的经营,传统就是这样的结构。所以很多人拿这个事业再去看3G,那你花上千亿美金,你花几百亿美金。我们电话网80%、90%的业务还是来自于语音的业务,你上3G可能没有用途。
还有一批人就是纯搞互联网的人,那么他认为网络是透明的管道,不要控制、不要管理。用户上去以后就是行了,那要是这样的话,你这个通讯的概念跟我这儿有什么关系,你应该去解决无限接入的问题,只有这两种人会反对3G,但是我想说一点第一代的移动通讯用模拟的方式解决了人跟人语音的沟通。
四、网、业分离是趋势 电信业和娱乐业、传媒业和商务的三大融合
第二代语音提供一种数字技术的解决,人跟人语音的通讯。但是在两代网络发展的同期,另外一个产业也就是互联网产业大发展。我们讲互联网这种基于早期叫计算机网,甚至向民众的开放网以后,我们知道这个网络是一个人跟机器的沟通,我点击搜狐,实际上是跟搜狐的服务器进行通讯,点击淘宝就是跟淘宝的服务器通讯。
于是有人说为什么上网非要回到家里、回到办公室,我们要带在身边。我们且不说这个带宽不够,因为毕竟是基于2代的目标。所以它毕竟不太适应于这些通讯,所以才出现了第三代。如果你懂得这个技术,从应用的角度不仅要解决人跟人通讯,还要解决人和机通讯。尤其是很多IT产业,包括很高层的人都没有搞清楚。我们将来做什么,核心就是观念的进行。
IP技术、互联网技术打造了一个网业分离,所以这一点我们现在很多运营商不理解,而且包括广电部门也不理解,包括IPTV的问题,现在说了电视机不能加机顶盒上网,这种要求你是没有办法做到的。首先我说我家电视机是我买的,你管不了。这种事情你要管他,你能管吗?
所以我想说一点,就是说他们不应把电信业和广电业都归到传统的IT产业。思维方式没有变化,广电是最明显的网业不分离的产业,现在他管到你的终端了,你看看互联网产业你做的内容、这个内容在谁的网上传,这是管不到的。所以,整个IT产业,包括传统的IT产业,必须要网业分离。
前不久我写了一个很重要的报告,高层领导都看了。叫三网分离,现在IP技术带来就是一个产业链,不是你一家通吃了,你必须容忍这个。国家发展非常的好,政府监管是正确的。之后分离了不会影响,这个网络放在哪个网站上都由客户来选择,政府要加重一条,由于网业分离了,你要加强对渠道的监管,渠道现在政府有很强的控制力,所以担心带来的问题是毫无必要了。我们总是要寻找一个概念,而不是说让这种商业模式跟我传统的模式不一样,这是错误的。你谈的问题特别好,回到刚才说中国移动去收购凤凰卫视,我讲了很多的例子,现在电信产业它的发展趋势三大趋势。电信业跟传媒业的融合、电信业很娱乐业的融合、电信业跟商务的融合三大趋势。
五、内容在互联网年代不可能为王 依旧渠道为王
我随便举一个例子,运营商很紧张,技术越来越进步语音技术就出现了,我靠语音活着就活不下去了,我觉得缺乏观念的更新。
你刚才谈到5年后谁靠语音谁就死。我们现在是保护基础电信,但是技术带来的商机是挡也挡不住的。我会去启动你的多媒体业务的市场,还有3G的市场。
这几年欧洲的巧克力不受欢迎了,最后咨询了就是说电信的发展阻碍了他的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移动电话的消费、互联网的消费明显增加,发现他吃东西的钱没有省、穿衣服的钱没有省,后来他把吃巧克力的钱省下来了。然后你的语音赚不着钱了。
我去年提出一个数字分发技术的渠道,运营商你不是做内容的,你是一个信息转移的服务,就像交通运营业。但是现在人机通讯网的出现,就跳出这个语音信息。要逐步做出数字内部的分发渠道。为什么会像商务、会像娱乐、会像传媒去融合的趋势,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分发渠道,比如说有两个工作是原来运营商要做的,一个就是内容的集成,你要卖内容、你的内容从哪来,很多内容放在店铺里有一个采购的过程。
第二个是内容的销售,语音没有销售的功能。你比照一下中国邮政报刊杂志的发行,本身是一个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但是要有大量的报纸,每年谁让你订购报刊杂志是中国邮政。那么于是在未来的转型中移动产业链中也出现了一个大的问题,搜狐的张总问我过。如果在移动当中门户网站是不是就死掉了,那么他讲的不是没有道理,国际上不仅有理论上分析是这样,甚至有日本的例子(英文)使得日本的运营商在内容服务的平台上、在多媒体的平台上、有CP、有运营商,他们就把SP都拿到自己的了。
但是我也想告诉大家这个模式不是惟一的,而且现在越来越多暴露出自己的弊端,因为信息时代内容可以人为创造的,所以内容的分类管理、而且现在很讲究精确打击,针对不同的客户运营商做起来非常的吃力。同时你还做内容的集成上,如果内容上有一些奸商,你比如说放一些对社会有害的内容,那么从我们监管政策上来讲找你的麻烦,运营商也意识到不可能没有移动的SP,他可能小规模的做这个。今后他想找强大的合作伙伴,就是外包做一些专门的内容集成商,跟运营商合作,他并不想独揽这个市场,而且也违背了互联网产业最大的特点网业分离。网络和业务分离应该是一个产业链。
通讯是典型的基础设施,但是由于人机通讯出现它变成了汽车产业。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汽车论战,最后专家说我们撇开汽车是有污染的,但是西方说汽车会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把互联网比成公路交通,你看3G本身的效应很小,就是一个舞台,但是这个舞台不同于其他的舞台,他就是一台高速路,会拉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你想没有互联网技术哪有搜狐,他会凭空的创造出一些产业出来,所以你必须跳出传统电信的视野,同时带来了我们刚才讲的电信转型的必要性,所以更重要我觉得转型是观念上的转型。
主持人阳光:就是给产业带来一个新的产业的出现?
吕廷杰:这种现象我们更愿意把它叫做诱发的增长关系,它的增长会诱发其他产业的增长,还有一种叫波及关系,我们叫做带动性关系。所以我们觉得通信产业现在不仅人跟人通讯,还保留了这个通讯。和人机通讯两条腿走路以后,既有基础设施作用、又有带动作用,这个产业变得非常的独特。也是经济学的相互的关联的关系,所以我们觉得其实3G当然不是3G有更好的技术方案,还有4G。但是任何技术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反过来讲一个最核心的竞争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运营商转型的必要,到底谁会使市场洗牌,其实是科学技术不是需求,我们出现了神五、神六。
我们看到技术进步比如说带来有些产业的衰落,比如说柯达、这次世界杯大赛看不到了柯达的市场,打败他自己就是他自己发明的数码相机,其实数码相机技术是一个革命性的技术,这个技术使更多的人成了摄影专家了,其实有一些技术进步你不能阻拦,它创造了很多的产业机会。
吕廷杰:电信市场放开竞争会无所适从,不能基于这种新技术搭起业务平台。赢者通吃,运营商只有提供更多的服务,才可以锁定他的客户
运营商开发的业务在企业层面、社会层面还没有营造出很好的氛围。
运营商应该很清楚自己的特征,然后更多地面向市场,了解客户的需求,这对于运营商来讲是一道很难的题,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主持人阳光:我说技术含量并不是说他采用的网络线平台是不够先进的,恰恰相反咱们中国是一个发明国家,但是我们在设备采购,包括网络这种方面,我想我们是运营全球最先进的,其实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推动方面,我个人认为还是基于新技术带来一种新的通讯产品也好、电信产品也好,包括我们的新媒体,包括从语音到数据业务的转变,我个人认为基于这种新技术带来新产品运用,这种创造远远不够。
我看到您最近写的文章来呼吁看到我们电信增值服务这块。我们看到SMS短信的火爆,我们将来还有3G什么的,我想是不是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延伸到更新的一些话题,比如说刚才互联网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问题,是为后者挖坟墓的。是不是我们运营商这块步子显得稍微有点缓慢。
六、大者恒大 赢者通吃
吕廷杰:你这点提的非常对,如果我们电信市场放开竞争的话会无所适从,不能基于这种新的技术搭起业务的平台。
我举两个例子,中国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我们讲的那种两个特征一个就是边际效应递增,所以赢者通吃,使得运营商有更多的服务,所以都可以锁定他的客户。
但是请注意你在中国的运营商中你会看到中国联通的数据业务的能力,就是他的2.75代的CDMA要强于移动。但是他在数据业务中更多的出招,这样的话反而会引导中国移动产业进入到价格竞争,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通讯服务,比如说手机定位、移动的平台如果不上3G的话做不了,误差非常的大。但是联通就可以做得很好。基于定位的又有很多,但是反过来看联通做的很精,我觉得他们要利用数据这才是正确的方向。我们的运营商确实在业务创新能力还是有差距的,但是我觉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除了运营商自身的问题,我们有一些政策上的问题,政策上的问题包括我刚才谈到了IPTV的问题,政府没有发放牌照,他想用IPTV,我们现在是诸侯格局,你不能进我的圈、我也不能进你的圈,其实IPTV这个概念就带来了这个问题,我们阻碍了新业务的发展。
另外我们有一些开发出来的应用,在社会氛围,我们刚才讲企业层面、社会层面没有营造出很好的氛围。我举一个最新的例子,一个完全是社会现象,最近我看到一个报道去年中央电视台主流一频道、二频道、新闻频道这几个,包括凤凰卫视几大主流媒体,密集型的有十几次报道所谓的短信网址。这个业务非常好,如果我想找旅馆、我发旅馆到50120,我把餐馆两个字注册的,一订粤菜我就推荐给谁谁,为什么推荐给他?因为他给我付钱了。这个东西非常的好一年多做不起来。什么原因?
出过一个案子,有一个小伙子一看短信网址出现了,他就把全聚德、阿里巴巴注册了。但是马云说我想给要回来,这个小伙子说掏10万。阿里巴巴后来败了,但是小伙子说给我30万。第二次的时候阿里巴巴胜诉,一分钱不给,判小伙子把这个东西给人家。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的问题,但是我们撇开法律,我不是特别懂法律,我们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从社会问题上,我们能够保障这个短信网址的发展,巨大的商机在里面。互联网这边是谁都可以注册,如果你不让我注册,我不知道我干嘛。你要我上千块钱的服务费,我就不用。如果有一天全聚德的名字我想要回来,你说出十万,我们法律你不能要30万,我判10万就是10万。应该还是这小伙子胜诉也是10万。阿里巴巴想我10万块钱买回来我不用买回来干什么,但是不买我还担心这个短信网址以后有用了呢,所以会刺激短信业务的使用,这个市场会起来。
我觉得其实都是一个误导,如果判小伙子赢了,绝对是非常的火爆。出现了抢注的浪潮,能叫上名的大家都在叫,我一听这个情况,大家都不用我先把我的名字注册了,比如说你发吕廷杰三个字到50120,这个非常的有趣。
这个政府也没管、企业也不知道怎么弄,但是我们整个社会的理解是欠缺的,所以把一些市场、把一些好的业务做不起来,我们现在强调移动商务,短信是特别好的移动商务的引擎。我不知道你们注册了没有,我想说就是我们多角度的打造是缺失的,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国家这方面应该从各个层次要注意,但是运营商首当其冲在这方面下很多功夫。
他们能力弱也是由于他们原先是政府垄断的行业,后来竞争不太充分。外界通常说你们是垄断行业,但是运营商说了你们不知道我们打成什么样,压力有多大。我一个学生在某个省的运营商当副总,他跟我讲,我刚分到这里的时候我是什么人,是领导在上面讲话我在下面玩游戏机的人,现在头发都白了。你可见压力多大,因为你们的行业是国有控股,如果只有一家投资不可能充分竞争,如果结症就在这个地方,但是反过来讲通讯这个行业非常的敏感,涉及到很多问题。不可能让你充分的竞争,所以这个行业持续的寡头在任何行业都是常见的,政府有很强的管理这个企业。
你要想收购美国的通讯公司,他的国会一定会出来阻挠,中国某个公司到美国收购这样的公司绝对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你很清楚你的特征,那么你怎么更多的面向市场了解客户的需求,这个对于我们运营商来讲是一道很难的题,这是很关键的问题。
七、下一步SP要不然就死 要不然活得很好
邹山:中国移动对产业的控制非常的明显,最近发生过的事情,他成立一个无线联盟。
这个价格和SP之间的斗争,现在我们知道非常多的SP已经穷途末路了,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做?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我们中国移动在这个问题上是一个什么样的立场,同时对产业链的发展有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是阻止作用还是有利于它发展的作用,还是转型的问题,现在面临一个语音严重的萎缩。我不知道您对这个怎么看?
吕廷杰:现在整肃SP的业务,我个人正在做国家自然基金的业务,就是数据研究。我们认为运营商应该可以生存的,但是我们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样我每个月几百块钱花费,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转移,那么这样的话,SP运营商不挣钱了,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我说这一点就是说我也想跟你说说,我判断移动运营商这些问题,中国移动就变成了这个领域的一个警察。这个是不是合理本身是值得商榷的一个问题。请注意,但是这个不赖中国移动,你管他他正好管下面的SP,我们待会儿来讲他为什么这么强,取决于网络,中国现在做这些,我刚才讲在日本是没有移动门户网站的,它是通吃的。
那么中国移动初期的时候,目标聚集在语音业务,后来做了一个允许SP发展。首先我说SP要不然就死,要不然活得很好,这个就像我们数字0、1。也有很多人说活的好的就是好,一旦活不好马上就死。这种现在是不稳定的,这种不稳定对产业发展不利的。这个应该是一个必须的。
中国移动有一个愿望就是实现利润,就是在收入中,我卖了你这本杂志了,卖了你一首歌曲了,我希望得到更多的分成比例。当然SP、CP不同意,移动就出了一个另外问题。所以就回到一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判断他想通过这样的模式对SP、CP强大的控制力达到一个调整,如果调整完了把所有的门户网站灭掉、SP灭掉那样未必。会找几个有实力的企业,所以我觉得只不过通过这个作为调整的一个杠杆或者是手段。
于是有人问了为什么中国移动这么强的控制力,如果大家查,我曾跟几个专家有强烈的辩论,做衣服没有卖衣服的挣钱,你要把家电卖到国美,那么你进到国美了你还要三个月给你一结帐,每天上亿元的流水,他拿的是你的钱。还有鄂尔多斯羊毛衫什么的,这就是中国政府限制的目的,要把你的零售渠道击跨,他说了你可以不找我,但是一下1000万件我现金给你,谁能做到这一点。
在任何一个企业,他要控制核心资本,而内容在互联网产业,永远不可能为王、只有渠道才会为王。所以这个是数字分发的渠道,将来会控制整个产业链,但是我们分析的结果就是这样的话就可以弥补把语音降下来,上网不要钱了,从内容分成。从商业模式上讲,运营商是为未来的商业模式做铺垫,我觉得有一个长远的目的。
八、固话宜取消月租费 套餐包月制最合适
第二个还有固网,移动电话不适合套餐、但是固定电话适合套餐。有人说即使这么做不能增加收入,但是我家里的电话是包月了,不打白不打,如果是这样我尽量用固定电话打,更多的人给你做彩铃什么的,增值服务就增加了。中国还有一个问题中国的差异化区域经济城乡差别不同区域更大,所以我觉得我们更快的实施,这是一个自救的方案。
摘自:搜狐IT |
|
|
|
|